首页 > 新闻动态 > 产业发展

河南: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三个转变”十周年观察

时间:2024-06-06 来源: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更多品牌的锻造,铸成发展的品质和成色。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时提出了“三个转变”重要论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品牌指明了方向,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2017年5月10日“中国品牌日”设立。

十年来,践行“三个转变”,河南全力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鼓励探索创新,激发企业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在“河南创造”“河南质量”“河南品牌”建设中踔厉奋发,探索出一条以“三个转变”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务实路子。


一、迈向“制造强国”:“三个转变”的深刻背景与战略意义

回望2014年,“三个转变”重要论述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与深远的战略意义。

站位全球产业竞争,认识“三个转变”的深刻背景

全球产业发展格局深度调整。2014年,全球经济还没有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纷纷反思制造业发展思路,部分国家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吸引制造业回流,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如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日本发布制造业白皮书,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前瞻布局。新兴国家也开始加快工业化追赶,如印度、越南等希望利用成本优势实现制造强国目标。随着全球产业格局变化,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重挤压”的双重挑战。更为重要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对全球分工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数字技术加速渗透,制造业呈现“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智能主导、服务增值”的新趋势,美、日、德等国凭借信息技术优势抢先布局,继续保持先进制造业领先地位。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从全球价值链看,多集中在中间制造加工环节,研发、品牌等两端高附加值环节比较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任重道远。从创新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数据显示,中国国家创新指数为68.4,排名全球19位,创新基础仍比较薄弱。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制造业研发强度只有0.88%,同期美国、日本均在3%以上,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质量看,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2013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数据显示,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且我国出口商品长期处于国外通报召回问题产品数量首位,制造业每年因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较大。从品牌看,中国制造品牌影响力偏弱,2013年《世界品牌500强》显示,美国、法国、日本、英国位居前四,分别有232、47、41、39个品牌入围,中国虽然有25个品牌入选,位居第五,但与前面几个国家差距明显,与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不匹配,仍需加强品牌培育力度并提升品牌价值。

立足制造强国建设,理解“三个转变”的重要意义

“三个转变”立足建设“制造强国”全局高度,强调制造业发展必须把握创造、质量、品牌这三个关键环节,加快形成以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为建设制造强国指明了方向。

夯实“制造强国”的创新内核。创新是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主引擎,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坚持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依靠创新驱动,将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首要任务,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趋势、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三个转变”夯实制造强国创新内核,强化科技自强自立,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加速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强化创新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发展新优势,筑牢创新根基,夯实制造业创新发展基础,推动制造强国建设。

筑牢“制造强国”的质量基石。质量是制造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反映国家整体实力,既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表征。质量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重要推动力,建设质量强国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把质量强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树立质量第一意识,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质量支撑。“三个转变”把推动制造业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以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石,全面夯实产品质量基础,强化质量优先意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加快标准体系构建,推动我国走向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紧紧围绕质量强国建设,筑牢质量基石,塑造制造强国建设竞争优势,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制造强国”的品牌支撑。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国家品牌的培育与发展,既是企业的商业行为,也是文化行为,更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行为。品牌强国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品牌强国建设的道路势在必行。“三个转变”强化制造强国的品牌支撑,为我国品牌建设实现创新突破提供良好契机,推动更多中国产品、中国制造、中国服务成为世界名牌,奠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强化品牌培育能力,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构建标准体系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提升中国品牌形象,扩大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与吸引力,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二、“制造大省”蝶变:河南践行的十年成效

十年一剑。2014年以来,河南突出“三个转变”引领,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在创造、质量、品牌三个关键环节上持续加力,“优势再造”与“换道领跑”协同推进,凸显“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的不懈探求。

“河南创造”跃上新高度

近年来,河南省突出“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聚焦“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首位战略,科技创新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主要科技创新指标跃上新高度。

科技创新实力持续提升。研发投入高速增长,2013—2022年,河南省R&D经费支出持续增长,其中连续7年增速超10%,2021年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18.84亿元;2013—2022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平均年增长率约为12.4%,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由1.12%增长至1.96%,提升了0.84个百分点,2023年R&D经费投入强度突破了2%,延续了屡创新高的良好态势;科技成果量质齐升,2013—2023年,全省发明专利拥有量持续增加,增长率高达639%;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2013—2023年,全省技术市场合同数和成交额不断攀升,全省技术市场交易合同数由2013年的3799份,增长至2023年的2.49万份,增长了5.55倍;全省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355.3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367.42亿元,增长了2.85倍。

科创平台能级持续提升。河南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全国重要人才中心,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带动全省集聚高能级科研大平台。省实验室建设梯次稳步推进,截至目前,河南省共批复建设20家省实验室和6家纳入省实验室体系管理的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建省中试基地36家、产业研究院40家、省级创新联合体2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也不断取得新突破,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1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增至172家。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项目持续推进,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落地运行,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开工建设。

高端科创人才持续集聚。河南省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全省积极打造以中原学者为龙头,涵盖中原领军人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的“中原英才计划”品牌,培养支持1100余名本土高层次人才。2007年以来,共遴选17批次累计97名中原学者,已有11名中原学者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学者”计划成为全省培育两院院士的“摇篮”和全省人才工作的响亮品牌。高端人才引进成效显著,2021年以来,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和11个一流创建学科共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36人。2023年全省通过招才引智大会累计延揽大学本科以上人才达到31.4万人,其中,顶尖人才达到11人,领军人才达到175人,青年人才达到3504人(博士后2267人),潜力人才31万人(博士3658人、硕士4.3万人、本科26.3万人),引进海外人才数量达到2346人,多项数据指标均创新高。

企业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全省创新主体群体持续扩容提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751家,增长到2023年的12977家,截至目前,共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4家,省级层面累计认定制造业头雁企业272家、制造业重点培育头雁企业3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35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6589家。全省进一步完善了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组成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构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70.9%,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成效明显,重点产业链“卡脖子”技术协同攻关全力推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

高端创新产品持续涌现。高端装备领域,中铁装备的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的中国首台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和纯电动无人驾驶拖拉机、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重工”)自主研制的国产首台套最大溢流型球磨机,以及卫华的Z1-100T重载AGV等,突破了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行业空白,加速推进了河南省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新材料领域,黄河旋风的金刚石工具用预合金粉、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最大缸径达1000毫米的系列高性能新型锻造六面顶压机、多氟多新材料的晶体六氟磷酸锂与电子级氢氟酸,以及龙佰集团的钛白粉、钛锆金属、电池材料、锆材料等,解决了关键原材料“卡脖子”难题,打破制约产业提质升级的瓶颈,助力企业成为新材料行业的佼佼者。

“河南质量”呈现新品质

致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河南省始终站在战略全局高度谋划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工作,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将发展的立足点从“速度领跑”转向“质量领先”,不断寻求河南制造新品质。

质量标杆示范带动更加有力。截至目前,全省拥有全国质量标杆企业46家、省级质量标杆企业360家,全省共获得中国质量奖1个、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6个,其中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的“同心圆”质量管理模式实现了河南省该奖项零的突破,共获得省长质量奖68个、省长质量奖提名奖23个,累计100个工程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带动了全省各类企业的质量意识。同时,开展质量强市(县)建设和标准化示范试点创建活动,全省共有9个市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数量居全国第3;33个县(市、区)被正式命名为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

标准引领作用更加突出。河南省支持龙头企业、优势领域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河南标准,并上升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断增强产业话语权和主导权,跑出标准河南建设“加速度”。国际标准方面,河南省牵头制定国际标准29项,其中2023年牵头制定国际标准7项,获批立项2项超硬材料和3项电力国际标准,实现河南企业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的历史性突破。3个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落户河南,数量居全国第4、中西部第1。国家标准方面,现行44072项国家标准中,河南参与制修订3776项,参与度达8.6%,14个标准项目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2023年,河南省牵头制定国家标准60项,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477项,参与度达16.9%,创历史新高。地方标准方面,河南已制定发布省地方标准1657项,备案市地方标准1157项。2023年共制定发布省地方标准192项,备案市地方标准202项。团体标准方面,2023年,河南省各类学会、协会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新注册社会团体30个,发布《餐饮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绿色数据中心等级评价要求》等261项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方面,2023年,全省有3880家企业公开21494项企业标准,涵盖27072种产品,17家企业的23项企业标准成为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

产品质量提升更加明显。河南省持续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产品、重点区域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先后组织开展了以“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为主题的“双零”行动、“百种产品、百个产业集聚区”质量提升为主题的“双百”行动和“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等九大质量提升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先后组织开展“质量标杆进企业”“质量标杆深度行、百家经验万家学”等专题活动,推行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贯标试点,制定实施绿色工厂、绿色制造等标准,提高制造业产品供给质量。2023年,全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4.95%,一大批“河南制造”应用在大国重器中。例如,卫华集团制造的智能化起重机,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提供高精度吊装转运;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研制的特种轴承已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嫦娥系列等国家航天工程;中铁装备研发的盾构机成为国货出海“新名片”。

质量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持续加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效能逐渐彰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上,河南印发《河南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方案》和《聚焦中小微企业质量提升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行动》等文件,持续推进“质量基础设施进十城入百园助千企”专项行动,在各地市开展服务试点,建设质量基础服务线上线下平台,目前各地建成各类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106个,为13348家企业开展“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833个。计量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实施计量强基工程,完善政府主导与市场自主相结合的新型标准制定体系,已获批筹建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3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4个;建成国家质检中心42个、省质检中心93个。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已近3000项,2023年新建计量标准131项,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89万台件,居全国第5;年末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3183家,认证机构23家,计量技术机构328家,有效认证证书突破10万张,计量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河南品牌”展现新形象

高度重视品牌建设,聚焦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深入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打造出一批叫响全国、质量引领的优质品牌,塑造出一批产业产品“金名片”,河南制造的美誉度与标识度不断提升,展现出了“河南品牌”新形象。

品牌价值持续提升。近些年,河南制造不断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先后共荣获中国工业大奖25项,宇通客车、中铁装备、郑煤机等一批企业攻克核心技术、代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舞台,双汇、三全、白象等一批国民品牌紧跟国潮兴盛趋势、创新迭代成为经久不衰的国货之光,蜜雪冰城、锅圈食汇、千味央厨等一批网红品牌善用平台经济密码、精耕细分赛道迅速扩张,推动河南制造实现了从河南产品到河南品牌的精彩蝶变。

尤其,伴随着生产制造能力、工业设计能力、品牌塑造能力以及营销服务能力的综合提升,河南制造的品牌价值不断彰显。2023年6月,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2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报告显示,双汇、宇通、神马等12家河南企业上榜,全省上榜企业总量居全国第11位。同月,赛迪顾问发布《2023中国食品行业品牌价值50强》,牧原股份、万洲国际、双汇发展、三全食品、好想你等5家河南企业上榜,其中牧原位列全国第三位,价值达到783亿元。与此同时,省内各地市都在通过推动本土企业品牌建设积极助力河南品牌化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享誉全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传统品牌换新升级。当前,一批河南老牌制造企业基于自身成熟的技术能力及知名的品牌影响力,积极通过制造能力复制、应用场景拓展等路径不断实现品牌换新。一是以制造能力复制来推动品牌跨界发展。装备制造作为力扛河南经济大梁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一直以来都被河南重点关注和大力发展,其中中铁装备作为河南高端装备的品牌代言人,面对城市建设日趋成熟、市政领域市场日渐饱和等发展挑战,开启了盾构非标装备的应用场景变革,产品由单一市政领域扩展到水利、水电、煤矿、非煤矿山等多个新领域,其研制的世界首台超小转弯半径TBM“文登号”成功首次将TBM工法应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研制的深井矿用TBM“平宝号”大大提升了煤矿巷道开挖的机械化水平,中铁装备企业也由隧道掘进装备行业老牌名企升级为基建装备行业新兴龙头。此外,还有卫华起重发挥自身行业先进制造技艺以及前沿关键技术领先优势,由起重机向立体智能车库、重载自动导引车拓展,积极开辟企业第二增长曲线。二是以应用场景创新来提升品牌新颖度。食品产业作为河南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面对新人群、新时代、新趋势,不断以创新应用场景来推动品牌年轻化,其中三全食品积极围绕新兴就餐场景,率先打造了空气炸锅系列、微波系列以及“三全涮烤汇”系列产品,以烤肠、小酥肉、爆烤丸等核心大单品迅速实现“老国货进军新场景”。作为中国红枣第一股的好想你,针对食品消费的零食化、功能化、属地化趋势,主打传统食材新吃法,推出了红小派、清菲菲、豆菲菲、枣博士等核心子品牌,从休闲零食向功能养生食品晋级。除此之外,河南省的发制品产业,应用场景也由功能性产品向时尚品升级,如龙头企业瑞贝卡把握当下颜值经济兴起趋势,满足多层次消费群体对假发的需求,推出了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品牌“RebeccaYouth”,将假发打造成除化妆品、医美之外的最重要颜值提升单品。

新兴品牌快速成长。随着消费升级与赛道细分,一批河南新兴品牌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挖潜细分赛道逐步成长为名誉全国的知名品牌。一是从供应链端发力快速扩张。作为中国新式茶饮的典型代表,蜜雪冰城从成立之初就打破传统连锁餐饮经营模式,没有将加盟费作为收入主要来源,而是将重点放在向加盟商提供门店物料和设备,从而实现早期规模化扩张。随后伴随品牌知名度的逐步提升,蜜雪冰城注重打造端到端的供应链体系,优质的全球原产地采购网络、高智能化的全品类全链条食材解决方案、支撑门店高效运营的自建物流运输体系,正是前端门店的消费捕捉与后端供应链的研发生产之间形成的快速响应效应,推动蜜雪冰城成为中式茶饮的国民品牌。此外,致力打造“一站式在家吃饭”的龙头企业锅圈食汇,以“食材食品化、餐饮零售化”进行产业链反向构造,从销售端整合供给端,通过销售链、供应链、生产链全力培育“在家吃饭”新场景,成为一站式居家餐饮第一品牌。二是从细分赛道入局迅速占领市场。多年来,河南产品普遍被定位为偏低端、偏传统、偏大众,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发展,河南也涌现出一批企业聚焦细分市场,从单品入手、抢占小众市场、打造大众品牌。例如被国人称为“辣条一哥”的卫龙辣条,聚焦细分赛道以大单品“辣条”叫响全国,将传统垃圾食品打造成为国民第一零食,成功将一个品牌做成了一个品类。还如,湿厕纸品牌德佑,作为郑州本土企业河南逸祥卫生科技有限公司的下属品牌,全网累计销售1.8亿包,其通过定位细分需求研发品类、塑造“品类=品牌”的用户心智,不仅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国打响湿厕纸这一新品类,更将德佑打造成为品类代名词。

区域品牌持续涌现。围绕区域特色优势,积极开展品种开发、品质升级、品牌创建,全力培育了一批竞争力强、显示度高的区域品牌。一是“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建设成效逐步显现。近两年,全省以“美豫名品”公共品牌战略为抓手,聚焦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积极开展品牌梯次培育。在工业领域,已经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4家,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1个;在农业领域,已经培育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63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692个,上榜全国“土特产”名录推介产品12个;在服务业领域,已经拥有“中华老字号”品牌36个。二是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标识度日益提升。当前,充分发挥支柱型产业“领头羊”效应,对推动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尤为关键,多年来河南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构建的地标性产业集群,正在不断擦亮河南制造“一城一业”的辨识度。一方面,民权制冷、长垣起重、许昌电气、郑州速冻食品等一批河南老牌产业集群,聚焦打造全国性地标产业,持续提升集群品牌的全国美誉度;另一方面,柘城金刚石、睢县运动鞋、上蔡防晒服、通许酸辣粉等一批新兴集群品牌卓越成长,全国标识度明显提升。

三、勇创新路:推进高品质建设的创新举措

2021年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隆重召开,作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重要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强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奠定坚实产业支撑。

强化政策创设

围绕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品牌发展等方面陆续创设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如在创新发展方面,2021年河南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意见》,从完善创新体系,做强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健全创新制度,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明确了河南创新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在质量提升方面,201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开启河南质量强省建设新篇章,2023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和量化了河南质量强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在品牌发展方面,202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推进“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以“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建设为抓手,实施“美豫名品”品牌体系建设、质量品牌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效能提升、品牌形象塑造推广、品牌保护五大工程,提升河南品牌发展能力。

加快换道领跑

立足新发展阶段特征,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围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在重点领域寻求高位突破,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为“三个转变”注入新动能。在未来产业领域,河南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打造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高地,截至2023年已创建14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开辟了量子信息、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新赛道”。在新兴产业领域,河南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7个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加快细分领域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构建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河南特色的新兴产业生态体系。在传统产业领域,河南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方向,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位嫁接”钢铁、有色、建材、化工、装备、汽车、食品、轻纺8个传统产业,实现制造模式新变革和“材料+装备+品牌”大提升,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迈入新兴与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深化产创融合

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产学研用融合、创新联合体建设以及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等,围绕重点产业链培育,加快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高效能协同创新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如通过组织实施重点领域重大研发计划和重点专项,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农机、大型盾构等重点产业链,梳理发布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榜单”,采用“揭榜挂帅”、PI制、赛马制等方式支持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协作攻关,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依托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园区等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构建“高校、科研机构—中试基地—产业园区”全链条技术研发和转化体系,构建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

争创国家平台

积极争创国家级载体平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郑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郑州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等国家级平台先后获得国家批复,郑州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郑州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集群、平顶山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许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等4个集群被纳入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众多国家级平台已发展成为河南集聚新要素、培育新业态、打造新优势的重要平台。

强化链群培育

产业集聚区建设从“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到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更加注重产业建链、补链、延链,打造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再到开发区整合、扩区、调规、改制,全省开发区由288个减少至184个,开发区作为链群培育的重要载体,推动了河南链群的不断跃升。2021年河南省印发《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2021—2025年)》,实施创新强链、数字融链、转型延链、多元稳链、招商补链、生态畅链“六大行动”,推动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跃升。2023年河南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培育重点产业链工作推进方案(2023—2025年)》《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支持重点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链式改造提升若干政策措施》等,对“7+28+N”链群建设进行总体谋划,打造新能源汽车等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壮大超硬材料等28个重点产业链,向下延伸N个专精特新细分领域。河南依托开发区推动产业集群培育,高标准制定重点产业链培育总体方案和28个分链方案,创新性推出“链长+专班”“图谱+清单”“链主+盟会”“政府+市场”工作机制,全力支持重点产业链群的培育和提升,为“三个转变”提供新载体。

推进数字赋能

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相继印发了《河南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河南省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为“三个转变”提供数据等新要素支持。如河南积极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2023年河南入选全国首批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份,新培育智能工厂和车间186个、累计达1105个,完成5000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开展“1+N+N”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行动,形成了“1+50”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2023年“1+50”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接入设备产品883万台次、部署工业APP超3600个、开发工业模型超4000个,产业数据加速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实施“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行动,引进培育华为、阿里、国机互联等云服务商,2023年新增上云企业超3万家、累计22万家;加速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组建数据交易场所,2022年挂牌成立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数据应用涉及通信、电力、交通、气象、金融等多个行业场景,推动了河南数据要素市场蓬勃发展,截至2023年底实现交易额超4.65亿元。

打造开放平台

通过举办各类高端化、国际化、多样化、专业化大会如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世界传感器大会、国际金刚石半导体大会、世界5G大会等,打造开放交流平台,通过产业推介和技术交流的机会,助力本土优势产业发展,提高“河南品牌”影响力,加速河南链接全球一流创新资源、人才资源、产业资源,为实现“三个转变”提供平台支撑。如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已连续召开20届,作为河南全力打造的食品全产业链商品交易、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招商引资合作平台,加速了河南食品产业发展以及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的转变;2023年在郑州举办的世界传感器大会,通过开展系列招商、举办产销对接会、签约落地一批项目等活动,促进会展业与主体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了河南传感器产业发展,助力了传感器相关产品品牌的培育。

培育企业品牌

河南相继印发了《关于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推进“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着力打造河南制造新名片,加快企业品牌培育,为加快“三个转变”,进而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品牌支撑。如培育“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引导企业实施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战略,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跻身国内国际前列的河南制造精品品牌;鼓励消费品行业发展个性定制、规模定制,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竞争力强的自主品牌企业,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精耕主业、提升品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品牌;深入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支持制造业头雁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建设世界一流品牌;支持开发区建设商标品牌示范基地,培育品牌产业集群,提升开发区产业品牌标识度等。

四、各地探索:先进省份的经验借鉴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持续推动创新高地、质量强省和品牌强省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诸多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举措。

打造创新高地,添加转型发展新动能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各省加快整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先后着力打造创新高地,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选取排在前列的广东、江苏、浙江以及中部领先的安徽、湖北等省份,分析如下。

培育壮大科技企业群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先进省份均建立包含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在内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并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广东科教资源相较于其他排名靠前省份并不占优,企业是其绝对的创新主力。该省探索采用“业主制”“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多种方式,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领衔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浙江构建形成“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作为民营经济大省,该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承担“尖峰、尖兵、领雁、领航”重大项目,支持民营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安徽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创新型企业分类培育机制,建立“企业出题、能者解题、市场阅卷”的需求导向科技攻关机制,引导企业参与国家实验室前沿科技成果转化。

建设创新发展平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汇聚创新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多重功能,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主要载体。各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在重点领域布局建设实验室与技术创新中心,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广东启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进大科学装置,已初步构建起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提出“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的创新策略。江苏发挥科教人才资源和产业基础雄厚的双重优势,已构建起实验室为引领、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的重大创新平台体系,积极与国内外大院大所大学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组建产学研深度合作对接平台。安徽推进“科大硅谷”建设,打造全球创新中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打通产业链创新链的服务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系。采用“沿途下蛋”即重大科技成果提前进入产业化的高效转化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引育留用科技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先进省份先后制定实施人才战略,引育留用科技人才,助力创新高地打造。广东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机遇,引进和培育人才的力度不断加强。从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青年拔尖人才的人才梯队逐渐成型。浙江深入实施“鲲鹏”等重点人才计划,培育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在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中推行“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激发科研活力。湖北在产业一线、生产一线大力培育人才,聚焦光屏芯端网、量子力学、生命科学、前沿新材料等未来领域大胆起用人才。

打造质量强省,培育以质取胜新优势

各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加快建设质量强省,根据五届中国质量奖综合获奖情况,特选择获奖数量较多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以及中西部地区获奖数量较多的四川等省份质量强省建设中的探索实践,分析如下。

夯实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基础设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直接影响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近年来,先进省份持续建设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等质量基础设施。广东建设“粤品通”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将标准制定、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培育等要素深度融入当地特色产业链,为企业提供质量服务;并围绕20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浙江推进“一站式”服务平台注重绩效导向,先后制定实施了省级地方标准和建设成效评价细则,聚焦产业链协同提升,注重资源整合,应用数字赋能服务,打造浙江特色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山东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线上线下一体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并加快建设国家碳计量中心、国家大气环境监测装备及溯源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

加快构建标准体系。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先进省份在积极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同时,立足本省实际、发挥本省优势构建特色标准体系。广东凭借自身制造业创新能力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等优势,构建先进制造、制造业、“湾区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和标准化稳链工程完善制造业先进标准体系建设,在南沙探索粤港澳三地标准互认模式。江苏发挥在苏的国际、全国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作用,畅通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的渠道,依托制造业集群优势,全盘布局谋划建设重点产业链标准体系。山东在全国率先设立共性技术标准创新平台,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推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应用同步开展。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部署建设13项标准化战略性重点项目,推动重点领域标准新突破。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质量提升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质量提升行动是质量强国建设的具体化。先进省份均设立省级质量奖、举办“质量月”等活动并从产品、企业、产业等层面立足本省实际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在全国率先开展质量比对提升行动,实施重点产品“双比对双提升”,实现质量跨越式提升;并创新开展产品质量“问诊治病”,建立质量问题“诊治”帮扶机制。浙江滚动推进百个特色产业质量提升行动,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浙江坚持质量强企,从企业培育库遴选一批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重点培育企业,实施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百千万”行动,持续推进对标达标提升。四川探索建立质量创新突破“揭榜挂帅”工作机制,以点带面推动全省质量工作实现新突破,各地各行业部门聚焦重点行业和产品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打造品牌强省,塑造省域品牌新形象

在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中,各省根据自身产业规模、品牌基础推进各具特色的品牌建设。根据《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选择排名靠前的省份广东、浙江和山东以及中西部省份安徽、四川进行分析,根据以上省份举措总结可供河南省品牌建设借鉴的经验。

打造品牌建设体系。先进省份围绕自身优势特色产业,打造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品牌建设体系。广东实施品牌建设工程,创建“粤字号”等知名品牌、提出打造一县一线上品牌。以“12221”市场体系建设农业品牌,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浙江构建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品字标”品牌建设体系,由“浙江制造”逐渐向“品字标浙江农产”“品字标浙江服务”等领域拓展。山东构建“好品山东”产品、企业、行业、区域、地理标志“4+1”品牌体系,涵盖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地理标志和区域品牌等领域。安徽推进“皖美品牌”建设,实施“三品战略”和安徽工业精品、“食安安徽”培育计划。四川致力于建设高端品牌矩阵,计划打造“天府名品”高端区域公共品牌,同步健全四川制造、农产、建造、服务品牌培育发展体系,打响“四川造”优势品牌、“川字号”农产品品牌、“川建工”品牌、“蜀里安逸”消费品牌等。

加强品牌培育力度。品牌既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又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品牌培育不仅要“无中生有”更要“有而更优”,实现存量和增量的双提升。先进省份从知识产权保护、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创牌等方面加强品牌培育力度。广东支持商标注册管理、培育运用助推商标品牌战略,推动本地商标品牌建设与区域产业政企衔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注重高价值商标品牌和品牌创新培育。山东按照“梯次培育、系统提升”原则,形成以“好品山东”培育库为基础、“好品山东”品牌库为主体、“好品山东”国际库为引领的品牌培育体系,实施“老字号+互联网”工程,助力老字号转型升级。安徽围绕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健全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机制,创建一批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品牌,完善“食安安徽”品牌培育、认证和示范体系开展工作。

提升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品牌知名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市场份额、销量和利润,品牌影响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竞争力之一。先进省份注重品牌的推广工作,通过参与各类博览会、展览会、推介会、开展“中国品牌日”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广东依托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推广广东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山东致力于讲好山东品牌故事,在各类博览会、展览会、推介会上积极设置“好品山东”专区;开展“好品山东商行天下”促消费系列活动并同步推出节目《好品山东》,积极推介山东品牌形象。四川作为文旅大省建设“安逸四川”省级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平台,实施巴蜀文旅全球推广计划,着力构建“四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文旅节会和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全媒体矩阵传播格局,开展“自贡彩灯·点亮世界”路演推介活动。

五、深化推进:面临国内外产业发展新变化新挑战

持续深化“三个转变”,是河南省自身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的双重要求。迈入新时代,河南省面临着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变化新挑战,同时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从全球看,产业链供应链仍在加速重构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生产和贸易体系加快重构,全球产业链呈现出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新趋势。

全球化进入速度放缓、格局分化、内容变化、规则重构的调整期。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世界经济增速低水平徘徊,从“超级全球化”转向“慢全球化”。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全球各地区恢复情况存在差异,导致区域分化、产业分化、阶层分化和金融市场分化加剧,“逆全球化”、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圈子化”“同盟化”的现象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当下,全球产业结构日益服务化,技术结构日益高级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欧美“制造业回流”趋势明显,北美供应链、欧盟供应链和亚洲供应链“三足鼎立”格局加速形成。随着全球经济力量的重新分配,国际经贸规则也表现出“集团化”“碎片化”“公平化”特征。“G20”“金砖国家”“一带一路”等新型区域多边合作平台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大型区域自贸协定的签署和实施,表明不同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网络更加紧密,各国合作与竞争博弈将更为复杂。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分工格局、运行逻辑、竞争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呈现出“区域化”“本土化”“近岸化”“友岸化”“分散化”的外包和布局趋势,跨国公司供应链更加多元化,以提高其韧性、安全性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新一轮工业革命正颠覆传统要素禀赋优势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配置逻辑,并根本上改变以往的研发方式、制造方式、贸易方式、产业组织形态。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供应链管理日益透明和高效,智能制造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当下,传统的成本竞争逐渐让位于创新能力的竞争,跨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获得市场优势,科技创新与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AI、VR、3D打印、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新产业、新赛道不断涌现,对绿色低碳和社会公众的效益成为质量标准制定和企业品牌文化的重要部分,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品牌持续形成。

从全国看,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加剧调整

随着外部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国内大循环竞争强劲等因素,我国经济板块之间及内部产业发展呈分化趋势。

区域经济差距仍较明显。2022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6.7万亿元、25.7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2年的22.1%、21.4%,区域发展平衡性显著增强,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GDP总值合计达到49.5万亿元,占比超过全国40%,东部地区“挑大梁”作用依旧显著。2023年经济十强省,北方地区仅有山东、河南2省,南方地区占据8席位;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十强城市,北方地区仅有北京、天津2城,西部地区仅重庆1城,长三角珠三角占据7席。2023年全国第二产业20强城市的区域分布来看,南方地区17个,北方地区仅有3个(北京、郑州、青岛)且排名均在10强之外;东部地区15个,中西部地区5个(重庆、武汉、成都、郑州、长沙)且长江经济带城市表现更为强劲。由此可见,“北方经济发展活力不足,东西发展绝对差距较大”的问题解决仍然任重而道远。

工业大省位次调整加剧。2019—2023年,在全国工业格局演变中,江苏成功超过广东跻身工业第一大省。东部地区“苏粤鲁浙”多年来稳居全国四强,在产业规模、增长速度、企业数量、营收利润等各方面与后续省份拉开身位。当下,全国工业第二梯队“头部”省份的竞争十分激烈。2019—2023年,福建先后越过湖北、河南,成为第5工业大省。四川紧追,2023年GDP总量已经超过河南位居全国第5。放眼中部区域,“豫鄂湘皖冀”同处腰部方阵,整体差距较小,河南工业体量仍居六省首位,湖北湖南追赶势头强劲。安徽逆势进阶,仅1年时间完成“川豫鄂”三连跳,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跃居全国第7、中西部第1。

从河南省看,推进“三个转变”任重道远

河南制造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局面。河南省曾保持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全国第5的位置长达16年。但河南省与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在规模、效益、质量等方面差距仍较明显,赶超态势减弱。

创新短板仍较明显。《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中,河南创新综合排名第13位,相较2021、2022年进步1位。但河南省在研发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平台、高端要素、双创活力等尚未形成显著优势。2022年河南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1143.3亿元,排名全国第11位;经费投入强度1.9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排名全国17位;R&D人员全时当量为236800人年,排名全国第7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45993件,排名全国第12位;技术市场成交额1020.75亿元,排名全国第13位。截至2022年,全国累计2755人获评“两院院士”,河南拥有82人,排名全国第13位。截至2023年上半年,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16812家,排名全国第7位。当前,国家从战略高度先后布局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怀柔、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安徽合肥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成渝和武汉两个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而河南省尚未获批区域科创中心。

产品质量建设仍需加力。2022年河南产品质量合格率92.9%,排名全国第17,处在下游水平。在重点工业强省与中部六省中,仅“豫冀晋”三省产品质量合格率低于93%,质量强省建设需持续推进。2022年新产品项目数量不足3万,排名全国第10位,新产品销售收入约为10656亿元,排名中部倒数第2,仅高于山西。

品牌体量能级提升缓慢。品牌价值已成为衡量企业无形资产和软实力的核心指标。《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中河南得分77.30,排名全国15位,中部倒数第2,仅高于山西,并且相较2022年下滑了1位。豫企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的数量由2022年的11个下降为2023年的9个,与品牌优势省份拉开了差距。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三大区域是我国高价值品牌的主要聚集地,2023年共有342个品牌入选,占比达68.4%,中原城市与其他城市群相比存在能级差距。豫企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与知名度较差,2024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我国73个品牌上榜并分布于17座城市,与北京(35)、深圳(8)、上海(6)、广州(6)、杭州(3)相比,河南尚未诞生世界知名品牌。

六、立“新”提“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思考

新时代,河南正处在从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迈进的关键阶段,面对产业发展新趋势与区域竞争新格局,必须加快立“新”,全面提“质”,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中笃行不怠。

突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向“河南创造”转变上再突破

自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以来,新质生产力成为国家和各地部署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加快向河南创造转变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战场,传统产业是不可忽视、需要统筹推进的基础阵地,河南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向河南创造转变。

引育高端创新要素强化新动能。一是加快完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开展高能级平台引育行动,在新型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争取国家级科创平台、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落地。支持省内“链主”企业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围绕产业创新前沿进行长期共建与深度合作,加速实现中试基地、创新联合体、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平台全覆盖,提升科创平台运行质效,尽快实现国家实验室零的突破。二是开放合作链接先进创新资源。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到发达国家和沿海城市设立海外、域外研发中心,建设“科创飞地”,对接当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高端创新要素,借智借力突破本地科创资源限制。三是强化高层次人才智力支持。发挥河南人才集团等机构创新探索作用,绘制重点产业链创新人才图谱清单,搭建链接省内外科研机构、企业、高等院校,打通线上线下的高端智库平台,有针对性地引进院士、诺奖得主等创新领军人才,以及各类高端金融人才、高层次技术人才等参与入库。

聚焦“六新”领域重点突破。一是围绕“六新”前沿领域,精准突破新兴、未来产业。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等“六新”领域是河南加速培育新兴、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载体,瞄准其中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与广阔应用空间的潜力行业,如前沿新材料、新型电力装备、新型储能等,精准识别只差“临门一脚”的细分环节,突破一批领先国内外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设备,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二是强化创新生态链建设,缩短重点前沿领域培育周期。针对新兴、未来产业技术研发难度大,成果转化投入高,产品推广周期长的难点,分类别设立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化推进“优势产业+母基金+政策支持”模式,发挥政府类基金对科技金融市场的撬动作用,建立“实验室+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产业科技创新全链条转化体系,推动“从1到10”的迭代性转化。

扎实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焕新。一是装备制造等重型制造产业,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为重点提升方向。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优势环节,发展“装备+平台+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促进传统制造企业向一体化系统集成商和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二是新材料、化工等链条长、跨域广的产业,以高端化、绿色化、多元化、前沿化为重点提升方向。依托平煤神马集团、多氟多、万基铝业等龙头企业,组建“龙头企业+创新平台”的创新网络,研发突破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性能、高精尖、高质量新型材料、先进合金产品。紧跟国内外产业发展前沿趋势,对接河南省电子信息、新能源、氢能储能等新兴、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在第四代半导体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等领域携手实现创新动能整体跃升。三是食品、服装等消费性产业,以新理念、新模式、功能化、场景化等为重点提升方向。把握新消费升级趋势,融合新国潮、新康养各类新元素,围绕时尚化、个性化、便捷化、保健化、概念化等新消费主体需求,从市场消费端出发,进行品牌再定义,产品再设计,反向整合供应链渠道,创新商业运营模式与市场运营模式,传动影响生产端,带动全链条创新升级。

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坚实打造“河南质量”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河南2023年就谋划发布了28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202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细化“7+28+N”目标,这是加快向河南质量转变的关键抓手。

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逐链提升。一是组织重点产业链质量排查工作。围绕“7+28+N”重点产业链开展调查研究,从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技术、检验检测技术、产品设备等级、产品设备认证等层面,摸清企业现状和问题,梳理产业链共性需求与重点企业个性化需求,分级分类形成重点产业链质量问题图谱。二是实施重点产业链强链提升行动。根据问题图谱“一链一策”制定重点产业链质量提升方案,联合省内外优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组建专家团队开展质量标准诊断、咨询和解决方案服务;发布问题清单,搭建合作平台,引进省内外具备较高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与开展相关业务的专业企业,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方案与技术支撑。三是开展重点产业链质量升级示范工程。对重点产业链质量标准提升工作进度与成效进行定期总结,选树“28+N”提质典型链条与案例,及时推广与宣贯,从中争创1—2家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

聚焦“一转带三化”强化数字赋能。一是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集聚发展,引领高端制造取得突破。重点支持智能传感器、信息安全、智能车载行业等进一步整合链条资源,围绕优势点,集聚规模链,全力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在MEMS传感器,汽车传感器、车规级安全芯片等中高端领域,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高技术高质量产品。二是推动重点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实施智能制造提升行动。以供应链高效协同、生产过程实时数字化可视可控等为目标,分链条梳理数字化转型应用新场景,开放场景需求清单,招引数字化转型方案供应商、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精准助力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并逐链梳理一批细分领域转型经验,在地区间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示范带动效应。三是加强数字新基建建设,夯实重点产业链转型基础。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上平台、用平台,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集聚行业数据,沉淀工业知识,并引导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与重点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建立行业大数据平台,为深度挖掘数据资源价值,实现“大数据+”赋能产业链质量提升打好基础。

布局生产性服务业注重服务提质。一是围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需求建设一批基础性服务平台。以新型电力装备、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等重点产业链质量提升、标准升级需求为核心,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高能级行业检测中心、国家质检中心、计量测试中心等,并探索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新机制、新模式,提高服务能效。二是围绕链条核心企业发展需求布局各类专业化服务。支持各地建设各类工业设计产业园区,为重点产业链提供全流程创新设计等升级解决方案。鼓励产业园区以主导产业为中心,根据提质发展需求与产业空间布局,在园区内部配套发展相应的生产性服务业,并加强与周边产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对接合作,共建共享高效利用专业服务资源,补充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等创新型服务,满足企业供应链管理、产品升级、质量提升、标准认定等专业服务需求。

强化多层次品牌培育,做实“河南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梳理河南各个区域、行业、企业优势产品,系统化推进多层次品牌培育,形成更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河南企业品牌、集群品牌、地区品牌,加快推动“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化。

强化集合品牌培育。以“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建设为引领,实现地方集合品牌新突破。鼓励各个地区围绕新消费升级趋势与新消费群体特点,综合利用数字化、工业设计等新工具,围绕本地优势农业、工业、服务业资源做文章,创新思路,跨业融合发展各种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集合品牌。鼓励各地积极对接发达地区成熟的品牌运营团队,学习集合品牌成功案例先进经验,提高集合品牌持续运营及优势资源产业化转化能力,培育更多类似“栾川印象”的河南本土集合品牌,支持中牟打造中国“主题公园”第一县。

强化集群品牌培育。一是选定优势集群树立河南产业品牌标杆。从河南省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业集群、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等具备一定发展规模和行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中优中选优,对标对表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推进河南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支持各地做优做强特色集群品牌,如漯河“食品名城”、睢县“鞋都”、民权“冷谷”等。二是推动“内合外展”提升河南产业品牌影响力。抓住内陆地区新型开放战略机遇,立足河南省区域枢纽禀赋与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集群,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推动河南省优势先进制造业集群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鼓励本地企业与优质产品打包联合“走出去”,寻求多元化布局和国际产能合作机会,在全球市场中做大做强河南省先进制造集群,提升河南产业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强化企业品牌培育。一是加快培育本土链主型企业,打造河南品牌强劲主体力量。从28条重点产业链中,每条遴选1至2家链主企业,同时强化政策赋能,创新推动河南本土龙头企业向链主型企业跃升。依托实力雄厚的链主企业,塑造一批技术水平领先,质量能级过硬、市场竞争力强、行业知名度高的强势旗舰品牌。二是培育壮大专精特新梯级队伍,夯实河南品牌核心支撑力量。分链条梳理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及“小巨人”“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瞄准N个专精特新细分领域,实施“一企一品”专项工程,充分发挥专、精、特、新独特属性和中小企业队伍群体的规模数量优势,打造河南专精特新高质量名品矩阵。三是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形成大中小企业品牌锻造合力。探索生态圈融通、供应链融通、平台赋能融通等多种模式,政府引导搭建桥梁,发挥“链主”企业的产业链驱动力和整合力,促进配套中小企业、上下游企业在产品工艺技术、质量管理、品牌设计等方面协力提升。


责任编辑:张艳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