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亮点企业

仲景宛西制药:浇灌民族团结幸福花

时间:2024-10-11 来源:南阳日报

同心筑梦,同行致远。

一直以来,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仲景宛西制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切实做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丰富载体,凝聚共识,融合互嵌,聚焦民生,谱写出民营企业助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时代赞歌。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仲景宛西制药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这是对企业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可喜成就的崇高褒奖。

同频共振—

厚植共同体意识

前不久,一场跨越山海的健康义诊和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举行。仲景宛西制药携多名中医专家飞越千里,来到山水相依、绿意盎然的黎族之乡毛纳村,以“民族同心、文化同根、健康同行”为宗旨,为黎族村民带来了全方位的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等,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多年来,仲景宛西制药有效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发展事业,制定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企业”活动实施方案》,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全面实施“思想认同+”铸魂行动,通过文化浸润,凝聚各族群众思想共识,坚持讲好中医药文化故事,投入数亿元建成仲景文化展馆、仲景健康公园、仲景养生小镇等,年接待20余万各族群众参观学习;投资5000万元拍摄讲述张仲景生平的电视连续剧《医圣》,强化各民族观众对中医药文化、仲景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连续20年纪念医圣诞辰,

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开展“三分钟讲透经典”全国巡讲等活动,受众覆盖28个省(区、市)、达2亿人次,全面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文化互融是民族团结之根、和睦之魂。仲景宛西制药积极推动文化融入,强化互嵌融情,全面构建各族职工精神家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化宣传和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开展各族职工文化交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评选等工作,为各民族职工搭建交往交流交融的广阔平台,有效营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交融互促—

共画发展同心圆

仲景宛西制药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注重发挥产业优势,积极带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有效推动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全力促进民族交流互融。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盛产汉藏药材,拥有“卓尼当归”“卓尼柴胡”等地理标志产品。仲景宛西制药全面深化与卓尼县的交流交往,一次性为卓尼县占龙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捐赠价值10万元共计30台(套)的药材加工设备,彰显了爱心,加深了中药材合作关系。

“这些设备对延伸药材产业链条,推动生产规模发展壮大,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太感谢了!”卓尼县占龙合作社代表、藏族药农李卓麻次力收到设备后高兴地说。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仲景宛西制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参与“民营企业进边疆”活动,年出资4亿元,在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收购茯苓、当归、泽泻、党参等中药材40余种1万余吨,助推民族地区中药材种植产业振兴,带动2万余名各族群众就业增收。在河南、安徽、四川3省建立山茱萸、地黄、山药等6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带动百万药农增收致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仲景宛西制药还全力推进各民族流动融居,公司业务员李卓等多名员工在边疆地区与少数民族异性喜结连理,成为企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佳话。

履责于行—

聚焦民生显担当

心怀责任,方能践行担当。一直以来,仲景宛西制药把支持边疆和各民族地区建设当成一种责无旁贷的义务和使命,积极支持民族团结发展,不断反哺民族地区,持续为各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在郑州举办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仲景宛西制药先后向大会赞助100万元,为运动员、工作人员提供了价值100万元的防治中暑、跌打损伤、清热类药品,赞助志愿者30套急救药箱,彰显了企业的大爱和情怀。

帮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乡镇——镇平县石佛寺镇韩冲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蔬菜种植;出资为西峡县丹水镇民族聚居村——朝阳村修建1700米的乡村道路,帮助村办水厂发展,彻底改善了该村基础设施条件;累计出资2.6亿元,通过发展产业、建立基金、项目建设等,在山乡教育、出行条件改善等方面深耕细作,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先后向汶川、玉树、武汉、郑州等受灾地区捐款5000余万元。

同时,仲景宛西制药还热心关注教育事业发展,通过“代理妈妈”“爱心邮包”等方式,资助400名各族儿童顺利完成学业;连续30多年,坚持为西峡高考学生捐赠药品,发放奖助学金,累计发放奖助学金数千万元。

同舟共济者兴,上下同欲者胜。新时代新征程上,仲景宛西制药将继续凝聚团结奋进合力,与各族人民心手相牵、齐心协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成效,共同谱写繁荣发展的和美篇章。

责任编辑:张艳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