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5年工业经济工作计划

时间:2025-03-28 来源:综合法规科

 

一是聚力推进产业链群能级跃升。强力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聚焦“7+17”产业链群培育体系,突出抓好绿色食品、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车数字光电电驱(防爆)装备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化工新材料10个重点产业链。同时,抢滩布局合成生物航空再制造和低空经济新能源装备及化工3个未来产业2025年,力争制造业规模接近5000亿元。

二是聚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融合。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耦合,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培育创新型市场主体,加快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建好用好东方光微研究院、牧原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高校将创新资源精准对接到主导特色产业链,着力在合成生物、电驱防爆、超硬材料、数字光电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三是聚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实施3000万以上重点工业项目687个,总投资239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991亿元。聚焦“双50”重大工业项目,其中50个投资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总投资762.0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10.4亿元;50个年度投产且产值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总投资242.2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96.85亿元。

四是聚力推进优质企业雁阵培育。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抓龙头型、链主型企业培育壮大,重点支持牧原集团向世界500强企业进军;抓“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打造头雁领航、群雁竞飞的企业发展雁阵。2025年,力争新增省头雁企业10家、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4家(国家级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家左右、国家小巨人企业2家左右,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0家以上。  

五是聚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升级,以“一转带三化”为抓手,重点推进汉冶特钢全流程关键装备升级等395“三大改造”项目2025年,新建省级智能工厂(车间)15个,新完成企业上云2000家,新培育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数字化转型标杆2个,确保动态保持数字领航企业4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22家,积极争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力争新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以上、绿色工业园区2个以上,新培育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省级“超级能效”工厂、“零碳”工厂1—2家。

六是聚力推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针对短板弱项精准施策、靶向攻坚,紧盯“两电一税”等先行指标,深入研判,即时监测,精准调度,促进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运行向好,更好发挥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20025年,力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以上。

七是聚力推进企业服务提质提效。持续落实包保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方案,优化“领导干部+责任部门+金融机构”的“一对一”包联服务机制,进一步拓展包保服务范围,推动包保服务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市重大工业项目全覆盖。精准开展产销、产融、产学研、人才用工、产业招商、资产优化等“六项对接”活动,全年开展对接活动300场次以上。同时,持续抓好清欠和安全生产工作。



信息来源:综合法规科

初审:李红雷

复审:马双

终审:陈金波

一校:常令宇

二校:赵腾

三校:石哲





责任编辑:张艳喜